logo
-
科室动态详情

科室动态

NEWS

分类出来

我院荣获中国科协“2019年度十佳优秀科技志愿者服务队”

2021-01-12 16:41:20
浏览量

概要:中国科协组织的2019年度优秀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典型事迹评比活动,经过择优选择推荐省份和学会、材料报送、专家评审等环节,遴选出10名优秀科技志愿者和10支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的典型事迹名单

  中国科协组织的2019年度优秀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典型事迹评比活动,经过择优选择推荐省份和学会、材料报送、专家评审等环节,遴选出10名优秀科技志愿者和10支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的典型事迹名单,在严格层层推荐与选拔,评比与审核,5月25日公示后确认,我院荣获“2019年度十佳优秀科技志愿者服务队”。

  

  

 

 

  25日下午陈建荣院长、仲崇俊书记、崔志明副院长带领我院和各县区“急救走基层”志愿者在医院科研教学大楼前,在“科技新时代,志愿添光彩,智惠行动,科技为民……”口号声中录制视频,上传中国科协。

  我院能获此殊荣,是2019年急诊团队坚忍不拔努力结果,同时也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五大学会之一)积极推荐而获得。

  具体见以下申报材料。

中国科协2019年度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典型事迹推荐表

  队伍名称:南通市急救走基层志愿者服务队

  成立时间:2003年3月

  注册科技志愿者人数:22人(实际参加活动26人)

  累计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时长:221小时(13260分钟)

  人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时长:8.5(510分钟)

  组织负责人:张利远

  联系方式:18862934656

  经常开展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1.急救走基层(县区乡镇医院);           2.急救知识科普(深入民众)。;

  3.急救知识进消防(消防员现场救人);           4.急救知识进老区(广西百色)。

  主要事迹:

  一、急救走基层(县区乡镇医院):2019年每月一期(星期天)深入南通县区医院或乡镇中心医院讲学,举办“急性中毒、急性胸痛、休克、创伤等”11个专场,听课人数2573人次,并进行义诊、查房等,136人次志愿者参加,共计66小时服务。

  附:该项目背景如下:急救走基层17年(2003年-2019年)

  针对基层医院急诊病人诊疗失误而引发医疗纠纷状况,而开展“急救走基层”项目17年,持续每月深入基层医院办班公益活动,已经建设成为“中国基层急救教育”亮丽品牌。本项目自2003年3月15日开始,深入县区,17年举办了180期,4万多人次接受培训。特别近6年,南通急救走基层,使南通地区基层医护人员急诊急救水平明显提高,不仅表现在基层医院对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并连续多年因急诊而引发医疗纠纷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亦提高,到达“高危急诊无事故”国内领先目标,多次在全国各类会议介绍经验。并吸引全国各地络绎不绝学习参观,近三年全国3000人次,260多所医院,参观学习(包括英国剑桥大学专家)。浙江、山东、广西、江西、安徽等地已经复制在各地开展此项目。

  “急救走基层”项目,不仅是符合“医改”要求,又是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举措。持之以恒的17年公益“急救走基层”,实属史无前例!被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授予“中国基层急救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卫生十大新闻事件”,授予项目急诊团队“中国基层急救教育突出贡献奖”荣誉,并应邀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议介绍。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给予“首创基层急救教育体系”——“独特品牌”的评价。此项目已将其打造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品牌”、“强基层急救的品牌”、“医学继续教育的品牌”、“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

  二、民众医学急救知识科普:2019年深入公安、学校、机关、街道、企事业单位等,普及医学急救知识31场次,受益7800多人次,78人次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公益活动,带着模型器具现场培训时长达60小时。

  附:该项目背景如下:急救科普“十九年、七途径、十五进”(2001年-2019年)

  在急诊平日岗位,时常看到令人心痛的突发意外而年轻生命逝去案例,迫使医师对民众医学“急救知识”普及,医师们“心系百姓不怕苦,休息时间抓科普”。自2001年起,走出医院,走向社会,坚持多途径、多形式医急救学科普,暨“十九年、七途径、十五进”。“十九年”——2001-2019;“七途径”——1. 面授(走向社会,见下述“九进”)2. 编写出版科普书。2013年3月出版《健康与急救知识读本》、2016年2月出版《校园健康与急救知识》科普教材。3. 电视台录制急救知识节目;4. 走进电台直播室讲解急救知识;5. 报纸开辟“急救知识”系列讲座;6. 开辟“急诊网站”,“民众自救”栏目;7. 手机-微信。“十五进”——1.急救进学校; 2.急救进社区;3急救进公安; 4.急救进海事; 5.急救进军营; 6.急救进消防;7.急救进企业; 8.急救进机关; 9.急救进农村; 10.急救进电视台;11.急救进广播电台;12.急救进报刊;13.急救进教材;14.急救进网站;15.急救进手机。 其中仅面授达300多场次,10万多人次接受培训。民众掌握“心肺复苏”方法,现场对猝死、电击、溺水、自缢、创伤、中毒各类患者初步急救,再送达医院后获救。“十九年、七途径、十五进” 这不仅是急诊人精神与社会责任体现,更是社会和人民的需要。自己有责任走出医院深入民众之中作医学科普,为健康中国战略出力奉献。此举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应邀赴镇江、盐城、无锡、苏州等地作科普讲座数十场次。

  正是科普工作领先及成效,中华医学会授予2016年授予医院“中华精准健康普及基地”铜牌(江苏第一牌);应邀在全国科普大会介绍经验;2017年获得 “中国心肺复苏公益贡献奖”等七项国家、省级表彰和荣誉。“健康报、人民网、中国网、扬子晚报、江海晚报、省市电视台等”国级、地方十多媒体相继报道。

  三、急救知识进消防(消防员现场救人)。中国消防应与国际接轨,向“大应急”转变。将传统的训练+医学救援训练,坚持“救人第一要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实践。2018-2019年志愿者精心制定培训计划,42人次参加,培训36场次,总时长80多小时,深入南通消防,对现役373名官兵进行“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医学急救知识系统培训。率先将“救火、救灾、救险、救人”大融合,创新南通消防“四救”相通新模式,目前在向全国推广。

  附:该项目背景如下:南通市消防打造成首支应急救护消防队伍(2018-2019年)

  改制后的南通消防队伍,主动由原先的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承担更多的救援任务,传统的训练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消防救援需求了,基层消防员掌握现场应急救护技术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学习现场救护技能,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有效降低消防员救援的风险,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够更好地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这是南通消防坚持“救人第一要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实践。

  严格落实训练考核制度,突破以往部队传统的训练思路,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通气、止血、固定、包扎、止血)等纳入到基层消防队伍的日常训练中,确保每一名指战员全部熟练掌握救护技术。

  制定实战演练方案,从2019年开始,南通消防每个月会进行一次无预案大型综合体演练,除了常规的搜救、灭火,制定了具体的实战救护演练预案,用医学救护假人代替传统的搜救假人,利用不同的演练场景,研讨各类灾害现场的应急救护技术,让指战员们在实战中发现不足,不断提高现场应急救护技术。

  配备应急救护器材,根据培训的进度,更新配备消防车辆上的应急救护器材,满足各类灾害现场的紧急救护任务。

  规范化的救护培训方案,2018年年9月份开始,南通志愿者们划片区,结对子,深入到各个基层中队,开展一对一的救护培训,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按照市心肺复苏培训基地的规范严格进行。有组织对全市消防队员的急救知识考核,2019年9月南通消防救援支队373名消防指战员取得“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培训证书,创新将医学急救融入消防救援,将“救火、救灾、救险、救人”相融合。

  四、急救知识进老区(广西百色)。2019年22位志愿者们,于8月22-24日,赴广西百色老区卫生扶贫公益活动。活动组成五个小组,分别:县级医院组(会诊、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业务讲座);镇医院组(会诊、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矿山组(义诊,健康咨询、心肺复苏培训);广场组(义诊,健康咨询、心肺复苏培训);科普宣教组(学校、机关、社区科普讲座、慰问军烈家属、义诊、体检)。服务时长两天达15小时,当地医务人员和民众共计600多人次受益。

  附:该项目背景如下:卫生扶贫老区行公益活动(2018-2019年)

  根据国家“扶贫攻坚”大战略,2018-2019 志愿者心系老区。分别于2018年10月26-28日赴江西革命老区开展“2018医学科普老区-靖安行”、2019年8月22-24日赴广西革命老区开展“2019医学科普老区-百色行”公益活动。两次活动由张利远教授周密安排与精心策划,分为五个小组。第一组、县级医院组(会诊、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业务讲座);第二组、镇级医院组(会诊、教学查房及病例讨论);第三组、矿山组(义诊,健康咨询、心肺复苏培训);第四组、广场组(义诊,健康咨询、心肺复苏培训);第五组、科普宣教组(学校、机关、社区科普讲座、慰问军烈家属、义诊、体检)。两次活动培训医务人员近600多人次。另外,会诊及教学查房、病例讨论30多个病例。向民众普及心肺复苏等医学620多人次 。两年共计受益人员达1300多人。

  推荐单位: (盖章)

  2020年4 月6日    

  附:开展活动的照片

  一、志愿者“业余、义务、免费、持续、公益”

  急救走基层(赴县区乡镇医院),座无虚席

  

 

  二、民众医学急救知识科普:大学生学习急救知识

  

 

  三、急救知识进消防(提升消防员现场救人技能)。

  

 

  四、急救知识进老区(广西百色) 广场组:科普民众-心肺复苏

  

 

中国科协2019年度

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典型事迹名单

  

序号 队伍名称 省份或学会
1 上海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 (所在单位: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市
2 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志愿者队 (所在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 中华口腔医学会
3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科技志愿者总队 (所在单位: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4 安徽省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 (所在单位:安徽省科协) 安徽省
5 寿光市科协科普志愿者大队 (所在单位:寿光市科协) 山东省
6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富硒研究科技志愿服务队 (所在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 湖北省
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志愿服务队-航模队 (所在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 江苏省
8 急救走基层志愿者服务队 (所在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9 湖南省科技志愿者总队 (所在单位:湖南省科协) 湖南省
10 渭南市科协科技志愿服务队 (所在单位:渭南市科协) 陕西省

友情链接:  江苏省卫健委      |      南通市卫健委      |      南通大学      |      江苏省人民医院

Copyright © 2019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03550号-5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医院地址:南通市崇川区胜利路666号

咨询电话:工作时间  8111188881111999

                 节假日、非上班时间  18962985166

投诉电话:85512345

公交车线路:72、77、78、82、95、616路

轨道交通线路:地铁1号线至崇州大道站4号出口方向

医院官微微信

医院官微微信

南通一院发布

南通一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