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简介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简介
本科建于1984年,经过几代急诊人努力,尤其近些年奋进,被授予国家级“一学院、两医联体、八基地”,成为国内有影响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市级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等。
“一学院” ——中国急诊培训学院南通分院(2019年成立国家第一个分院)。
“两医联体” ——2017年授予“中国地市级医院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单位”。
2019年授予“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中心-南通医联体主席单位”。
“八基地” ——中国基层急救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
中国急诊高血压管理救治基地;
中国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
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基地;
中国《灾害医学》救援培训基地;
国家级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国家级临床药物验证基地。
主编《急诊与灾难医学》全国普通高校5+3“十三五”规划教材;
主编《基层医疗机构实用急救技能》和《校园健康与急救知识》等国内第一部专著。
组建中华医学会地市级的首个“南通灾难医学分会”、“南通市科学普及分会”。
1.科室设置:“八室两病房”急诊诊室(内.外.儿.妇.五官科.皮肤等).抢救室.洗胃室.清创室.手术室.治疗室.观察室.输液室,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五医技一药房” CT.放射.检验.超声.心电图.急诊药房。 建设成为布局“流程畅、不折返、快捷、高效”的急诊“十二区域”。
2.急诊队伍:急诊专科医师44名,研究生占70%以上。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3名,硕士生导师5名。急诊护理人员200余名。
3.急救装备:不仅拥有面积1.4万 M 2,布局优、设施全、三色分区、三标(识)醒目,高端装备,全球最先进的“Force CT”,近距离对接急诊抢救室(功能检查区与急诊抢救室仅一墙之隔,门出为人),移动的先进仪器设备,及时到达急危重症病人床旁检测,达到了现代急诊对急危重症病人“方便、快捷、准确、安全、高质量” 精准诊疗与救治要求。
4.急诊技术:强化以急诊为基础的“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规范“六大重点病种”(心衰、呼衰、心梗、脑梗、脑外伤、多发伤),“十大急症”的“三快”(快诊、快救、快分)管理。在各专科配合下,“心梗”通道:常规开展PCI、急诊溶栓及急诊冠脉搭桥手术。“创伤”通道:开展创伤评估,急诊救命手术。平日常规开展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各类通气技术,支气管镜灌洗,血液净化、ECOM、急诊床旁内窥镜、超声诊疗等技术。尤其开展的体外心肺复苏术(ECPR)、开胸CPR及亚低温脑复苏技术取得的成绩,被授予国家级“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和“中国心肺复苏十大新闻人物”。在国内率先开发了中毒软件系统,优化了临床路径。
5.急诊质量:2024年急诊人次21.6万,抢救人次1.73万,抢救成功率达99.2%。创新急诊“841”管理新模式,实现了数年无事故高质量运行目标。尤其探索“六高急诊,十有管理” 实践,倍受我国急诊界关注。其理念、举措及成效,2020年第一期《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聚焦急诊急救-“南通模式”报道与评价。
6.急诊教育:分别承担着南通大学、江苏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急诊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该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并荣获“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等殊荣。率先开设《急救知识》公选课(非医学专业)。坚持25年急救知识科普,2016年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授予国家级“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基地”、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十大新闻人物”。近些年来,分别主办“国级继教项目”13项,“省级继教项目”28项。2019年9月批准成立“中国急诊培训学院南通分院”。
7.卫生应急: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创新的卫生应急“三环”思维(急在灾前、重在灾中、延于灾后)和 院内救治“四八管理”(八表应用、八组运行、八技救治、八物保障)现代理念和举措,被喻为“南通应急救援体系—独树一帜”。彰显了现代卫生应急“新思维、新理念、新举措”的特点,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8.急救走基层:持续23年“业余、义务、免费”的“急救走基层”科技公益服务项目,现已办班第245期,6万多人次参加培训。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基层急救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唯一授牌),《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基层急救教育体系——独特品牌”评价。2020年分别荣获中国科协授予“十佳优秀科技服务项目”、第二届长三角卫生健康治理—最佳实践案例“-卓越奖”、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华佗工程项目”等荣誉。
9.学术影响:近些年,完成各级科研数十项。获得国省市级科研奖数十项。其中,2022年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获国家专利近百项,国家软件著作权10项,出版专著20余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 应邀出席中华医学会全国急诊第13—27次大会发言、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第2—13届学术会议作专题发言、多次应邀在中国急诊医师年会、国级卫生应急大会、国级科普大会等专业会议作专题报告。多次分别应邀赴美国.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广西.江西.陕西.湖南.辽宁.广东.四川及省内外急诊会议讲学及办班(近些年来,每年应邀各地办班近10期、应邀赴各地讲学数十场次)。两位专家分别在国级学会(协会、医联体等)任“副主委、常委、委员”;省级学会“主委、副主委”。
10.急诊荣誉:近年来,急诊科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学雷锋示范点”、省卫生系统“党员示范岗”;省、市级“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市卫生系统“先进党支部”等称号。荣获“中国心肺复苏公益贡献奖;中国基层急救教育突出贡献奖;中国卫生应急重大贡献奖;中国卫生应急科技杰出贡献奖”;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十大新闻人物”;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江苏省“十大科普人物”;江苏省医学会“优秀委员”;南通市“十大科普之星”、“强基之星”、“学会优秀工作者”。2021年荣获中国心肺复苏“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文明办、国家卫健委授予“中国好医生”。《急诊医学》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曾荣获“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优秀教研室主任”;2022年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2023年荣获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优秀讲师”;2024年荣获国级表彰-中研会:“卫生应急优秀工作者”、百名专家健康服务行-“示范个人”;-医促会:“突出成就奖”等殊荣。
急诊科年接待百人次(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等)以上参观。目前,团队朝着“队伍专业化、技术标准化、水平国际化、装备现代化、管理制度化、信息网络化”新时代3.0急诊迈进!
附:急诊科获得国家级基地(学院)授牌与由来:
(1)中国急诊培训学院南通分院 2019年9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授予(国家第一个分院)。
—基于持续17年基层急诊培训经验和国省级继续教育(国级8项,省24项)积累而获得。
(2)中国基层急救教育示范基地 2016年5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分会授予。
—基于急救走基层十四年,深入基层办班150期,特予以授牌。(坚持“业余、义务、免费、公益”项目,已第23年,办班第245期,6万多人次接受培训,现仍在进行之中)。
(3)中国心肺复苏医教研基地 2016年5月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授予。
—基于在心肺复苏中取得成绩,特予以授牌。同时确认为“腹部心肺复苏应用转化基地”。
(4)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基地 2016年8月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授予。
—基于坚持科普“16年,16进、7途径”,科普宣教300多场次,特予以授牌(源自于2001年始,坚持“业余、义务、免费、公益”项目,现已第25年,仍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