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科室动态详情

科室动态

NEWS

分类出来

科技赋能筑牢水上生命防线--江苏省水上救援新进展学习班在南通隆重举行

2025-07-22 15:36:29
浏览量

概要:

2025年6月21日至22日,由江苏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办、南通市医学会和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江苏省水上救援新进展学习班"在南通成功举办。国内150余名灾难医学专家、消防救援、海事救援等专家骨干齐聚长江之畔,共同研讨AI技术、标准化急救、智能救援体系等前沿议题。来自医学、海事、消防三大领域16位救援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开幕式启新程,提出新战略目标

项目负责人陈建荣教授作为江苏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在开幕式致辞,南通市医学会会长王晓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卢红建分别致辞,提出构建"智能预警-精准决策-快速响应"三位一体救援生命网的战略目标。开幕式由江苏省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灾难医学分会学组委员张利远教授主持。

行业专著首发,探索理论新实践

开幕式隆重举行《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与医学急救》新书发布仪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国家级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江苏省首家水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这部由卢红建主审、陈建荣教授、张利远教授主编的水上应急救援跨学科、多领域现代联合救援首部专著,整合全国28个省市救援案例,创新性提出三大核心价值:首次规范浪涌环境CPR等12项关键技术;建立"北斗+5G"定位求救系统等智能方案;制定全国首部溺水急救四级响应流程标准,为水上救援提供权威技术蓝本。

前沿科技赋能,救援体系再升级

学习班充分展现了科技对救援能力的强大驱动力。多位专家分享了人工智能(AI)在灾情预判、指挥决策中的突破性应用。其中北京协和医院于学忠教授发布AI灾情预判系统,通过算法模型将响应准确率提升至92%;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吕传柱教授提出国家级"双链三环"体系,AI协同平台打造指挥链,实现预警-处置-康复闭环管理;解放军总医院王立祥教授以“未来水上救援的四种幻想装置——未来水上救援思考”为题,展开前瞻性探讨,激发对救援技术发展的无限想象。

急救能力精进,筑牢生命守护链

围绕提升核心救援能力,学习班上专家们深入研讨了标准化流程的制定与优化。内容涵盖从精准高效的气道管理技术、智能化的物资调配系统,到创新的溺水分级急救方法等关键领域,旨在筑牢水上生命救援的每一道防线;从急救到功能恢复的全周期干预,极大提升生命质量,利用新媒体与沉浸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精准覆盖公众,系统性提升全民水上安全素养与应急能力;从理念革新、流程优化和全民普及维度发力,共同勾勒智能化、标准化、社会化的水上生命防线新蓝图。

凝聚专业共识,五大战略新倡议

在“真知灼见”专题访谈中,专家团形成行业行动纲领:邹圣强倡议2026年建成覆盖13地市的省级智能物资调度云平台;秦海东推动溺水分级急救纳入中小学必修课;林爱华主张建立救援护理决策资质认证;孙虹要求基层单元按"每县2台"标准配置便携ECMO;崔广清提出构建长江流域11省市救援协作网。

科技护航民生,江河安澜系平安

江苏水网密布,水上安全关乎万千百姓福祉。本次学习班不仅集中展示了AI决策系统、沉浸式训练技术(SG+AR)、高精尖救援装备等前沿成果,更深入探讨了标准化流程制定与复杂救援体系构建的核心命题。特别是王立祥教授提出的“未来水上救援的四种幻想装置”,该前瞻性思维和设想,对于未来水上救援体系建设和装备的发展,展示十分诱人的前景。通过水上救援新进展学习班的成功举办,预示水上救援事业正从经验驱动迈向科技引领、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整合的新阶段。持续深化水上救援研究、加速技术转化与人才培养,是应对频发水上突发事件、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必然选择——唯有不断突破生命救援的“星辰大海”,方能在这片丰饶的水域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急诊科益为民供稿

友情链接:  江苏省卫健委      |      南通市卫健委      |      南通大学      |      江苏省人民医院

Copyright © 2019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003550号-5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通

医院地址:南通市崇川区胜利路666号

咨询电话:工作时间  8111188881111999

                 节假日、非上班时间  18962985166

投诉电话:85512345

公交车线路:72、77、78、82、95、616路

轨道交通线路:地铁1号线至崇州大道站4号出口方向

医院官微微信

医院官微微信

南通一院发布

南通一院发布